11月20日,《四川工人日报》刊文《花钱就能买工作?小心“捷径”变陷阱》,宣传报道:11月13日,宜宾市翠屏区人民公开审理了一起以“安排工作”为由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,邀请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30余名大学师生旁听庭审,现场接受法治教育。
全
如
下
文
大学生旁听案件庭审
本报讯(甯立伍永杰彭屏文/图)11月13日,宜宾市翠屏区人民公开审理了一起以“安排工作”为由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,邀请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30余名大学师生旁听庭审,现场接受法治教育。
经审理查明,2023年2月初,被告人尹某全以宜宾某知名大型国企招工为由,称能帮助办理肖某琴儿子进入该公司工作并成为正式职工,向肖某琴索要8万元“打点费”。2023年2月24日,被害人肖某琴将8万元转入被告人尹某全银行账户。尹某全收到钱后,用于个人开销和赌博,根本没有帮助肖某琴儿子进国企上班。因未实际办理委托事项,肖某琴多次要求尹某全退还“打点费”,尹某全归还其2万元。后肖某琴以尹某全实施诈骗为由报警。2024年4月1日,被告人尹某全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到案,如实供述犯罪事实,并退还肖某琴6万元。
审理认为,被告人尹某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事实骗取财物,数额巨大,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。结合被告人尹某全自首、退赔被害人损失、认罪认罚等情节,判处其2年,缓刑3年,并处罚金2万元。
“当前就业压力大,一些不法分子编造所谓的‘小道消息’和‘内部人脉’,利用求职者‘病急乱投医’的心态实施犯罪行为。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,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通过正规渠道求职,切勿因走‘捷径’而陷入诈骗圈套,切记提升自我实力才是硬道理。另外,如果遭遇违法犯罪行为,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。”庭审结束后,法官对旁听大学生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,解答了大家提出的法律疑问。
原标题:《媒体看翠法|四川工人日报:花钱就能买工作?小心“捷径”变陷阱》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fs.tttmy.cn/news/718.html